中国教育之声   更全更新信息实报!

任玉岭:搞好家庭教育 助力民族复兴

来源:中国教育之声 发布时间:2020-09-11

  ——在陕西定安家庭教育论坛的讲话

任玉岭

  著名经济学家,

  原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常委,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

  今天,很高兴地看到,在陕西人力资源社保厅、民政厅、工商局共同批准下,陕西定安家庭教育研究院在这里诞生了。首先,让我们对定安家庭教育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

  大家知道,“少年强,则国家强”,“人才决定今天,人才更决定未来”。从世界上的情况看,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和德国的产业几乎都归零了。但由于他们人才的存在,又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创造了“不死鸟”崛起的奇迹,再次成了世界经济强国。从我国的发展看,总结中国共产党99年来的奋斗历史和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程,说到底也是因为有一大批信仰坚定、学识丰富、能打仗、敢赴死的人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家庭教育论坛及陕西定安家庭教育研究院成立现场

  正因如此,党和政府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开始就狠抓了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我由初中升高中的时候,家乡河南信阳专区拥有千万人口的二十个县仅有一所高级中学,即信阳第一高中,1954年的招生总量仅有七个班350人。而今看看高中在全国普及的程度和大学的快速发展,足以表明党和政府对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有着极强的重视力度。

  但是,事物的发展总是一分为二的,我们观察事物也是需要有问题意识的,只有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看待我们的工作和成就,我们才能发现问题心存危机及不断的增强紧迫感,不断的提振精气神,从而把我们的工作做的更有效。正是这样,我们一定要在看到今天已有52万所学校,2.8亿在校学生,且每年800多万大学毕业生走向各条战线的情况下,也要看到教育工作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当今,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对一个人的成长最为重要并可能产生终身影响的“家庭教育”出现了弱化、转向和变质。这个问题如不能很好解决,不仅会使我们教育目标的实现遭遇困难,也会使教育成果大打折扣。

  基于此,我必须要看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家庭教育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要教育和支持各位家长当好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打造好家庭教育这个孩子们成长的第一课堂,认真创造家庭教育良好环境,使孩子们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踏上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我作为过来人,几十年的人生阅历和经验,结合近二十年,我在全国政协常委和国务院参事岗位上的研究,及后来做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以来的调研和思考,我认为要做好家庭教育需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推进和努力。

  一、需要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四学”为目标,决意走出家庭教育的各种误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于1986年就推出了教育的四大目标,即Learning to know(学会求知);Learning to do(学会做事);Learning to cooperate(学会合作);Learning to be(学会生存)。由此看出,教育不能是仅仅为了贯彻书本知识,为了考分和升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应该是放在人的生存与做事能力的提升上,并要让人通过接受教育练就学习方法和团队精神,做到善学习、会合作。有了这样的对教育的认知和理解,我们不仅明确了家庭教育应该干什么,而且也更加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依我看,一个人从脱离母体,睁开眼睛后,就已开始了学习生涯,身边的一切事物,一切现象,人类生活与工作的全部场景都成了孩子们的学习对象。我的河南老家广为流行的一句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就说明了一个人在三岁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出他接受知识的能力和状况,七岁时已形成了他的品格和特质,可由此预知他一生的基本状况。

任玉岭在陕西定安教育论坛作视频讲话

  我是学生物化学的,从生理科学讲,人在七岁之前极具可塑性,包括吃饭习惯,七岁以前爱吃的东西,常常会成为人们一生的偏爱。这是因为人体内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酶系统,能够应对和分解相关食物,如淀粉酶、糖化酶、脂肪酶等等,这些酶都叫诱导酶,六七岁以前常被所吃食物诱导时,相应的酶系统就发达,就会对相应的食物形成偏好,影响一生。美国麦当劳在中国的门店数以万计,每个门店都设有儿童活动间,他们就是要利用这种原理,培养儿童吃麦当劳的爱好和习惯,使他们的生意做的更长远。

  在我国,“文革”前的家庭教育是有着优良传统的,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三娘教子、孔融让梨等推进家庭教育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渗透到家庭教育的方方方面的。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及改革开放后苍蝇蚊子的大量飞入,追逐名利和特权的社会风气,严重颠覆了家庭教育的传统,滋生出家庭教育的不良导向。

  为了更好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四学”目标,十分必要走出家庭教育的几个误区,一是要走出不切实际的望子成龙的误区。作为家长,希望孩子成长的更好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家长不切实际的望子成龙,给孩子施加过分的压力,导致孩子跳楼与投湖自杀,这是我亲身遇到的。二是要走出贪多求全拔苗助长的误区。我们很多家长,为了孩子成才,在孩子很小的情况下,就报了这个班、那个班,千方百计拔苗助长,这样做不仅耽误了孩子们的自然成长,而且有损孩子们的健康。三是要走出仅为分数和升学而奋斗的误区。作为家长不能只盯着分数和升学,人是需要全面发展的,良好的品德,健康的身体,强大的生存能力都是不可缺少的。再说孩子的状况,是千差万别的,我们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使家庭教育得以健步前行。

  二、需要把家务劳动作为家庭教育的抓手,推动孩子们勤劳实干精神的更好养成。

  在我看来,家务劳动作为最基础的劳动形态,不仅可以教育孩子熟悉很多社会劳动的基本原理、方式和方法,而且可以启迪孩子们的劳动感情和意志,形成热爱劳动的心理品质和习惯。把家务劳动作为家庭教育的抓手,一定能推动孩子们勤劳实干精神和更多做事能力的养成。

参加家庭教育论坛的专家同定安家庭教育研究院的同志们合影

  史上哲人郑板桥,52岁喜得一子,他虽然对这个孩子视如掌上明珠,珍爱有加。但是,他从没有因为溺爱孩子,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要孩子在家里学洗碗,够不着洗碗池,就给他一个小板凳,让其站在上面去洗碗。这孩子刚满10岁时,就给他备了一副小水桶,让他每天把水缸挑满。郑板桥临终前,给儿子留了一个纸条,上面写的是“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他作为世界的大名人,也有一个很小的习惯,那就是每天睡前都要自己洗袜子。当侍从看到总统日理万机,要为其代劳时,罗斯福却说“我从小就养成了这个习惯,因为妈妈讲臭袜子一定要自己洗,现在每洗起袜子来,都会想起妈妈的教导,妈妈的辛劳”。罗斯福在二次大战中的名声有目共睹,在美国总统的历史上,他也是十分出类拔萃的。我们不能说这样一个洗袜子的习惯,同他后来的崇高事业无关系。

  无独有偶,我在中关村的老邻居贝时璋老先生,他作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曾长期自洗手帕、短裤和袜子。直到100岁的年龄,仍然在这样坚持。这些伟人的习惯如此相似,绝不是偶然的,他们的伟大成就同他们在童年养成的习惯是紧密相连的。

  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发现爱做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在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之比是15:1,犯罪率之比是1:10.爱干家务的孩子不仅易就业,少犯罪,而且在家离婚率低,心理疾病少,生活幸福感普遍较高。由此可见,家务劳动的教育对人的成长与一生的成就所造成的影响是巨大而且长久的。

  我出生在河南一个农村教师兼医生的家庭里,那里极为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氛围和我对众多家务劳动的参与,不仅极大影响了我的为人,也极大的方便了我的一生。我的父母、奶奶,还有外祖父、外祖母以及各位舅舅、舅妈的所言所行,使我从小就记下了“敬老爱幼”、“孝顺父母”、“诚实守信”、“勤俭节约”、“与人为善”、“敬天爱人”及“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基本规则和信条,并化成了自己的行动和习惯,成了自己的血脉和精神。

  童年时期我长时间跟着母亲烧火、做饭、筛粮、磨面、采桑、养蚕、包饺子、磨豆腐、打凉粉、炸油饼、养猪、养鸡、喂驴、喂牛、拾柴、打草、积肥、沤粪和在田地里除草、间苗、割麦子、摘棉花、挖野菜、育树苗,使我学到了很多家务和农活。还有经常看到和接触的经线、织布、缝衣、绣花、锯木、刨材、制作家具、驱害鸟、灭蝗虫、犁地、耙地、牛羊下崽、母猪生产,放风筝、游河泳、踩高跷、玩旱船、推铁环、打陀螺、下象棋、打麻将等都使自己受到了教育,增长了知识和能力。

任玉岭同教育家陶西平在四川西昌考察幼儿教育

  所有这些在家庭环境下的见闻与实践,都为我12岁离家后的独立生活和进入高中后勤工俭学及大学毕业后承担的各种各样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开阔了思路,坚定了意志,创造了自由。直至被选为全国政协常委和担当国务院参事后,我之所以能提出一系列被政府采纳的建言,都同我心系百姓、熟悉国情、熟悉民生的更多细节分不开,同我的家庭教育有关系。

  有资料显示,中国城市中小学生家务劳动仅为0.2小时,这同美国的1.2小时,泰国的1.1小时,韩国的0.7小时,英国的0.6小时,法国的0.5小时,日本的0.4小时相比,差距甚大。基于此,我们必须就中小学生参加家务劳动的问题给予重视,坚决改正很多家长因溺爱孩子而为其包揽一切的做法,改变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让孩子干活的认识偏向,放开手脚让孩子更多参与家务劳动,使孩子在更多的家务劳动中获得教育,变得更加智慧和坚强。

  三、需要抵制不良社会风气对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让社会风气为家庭教育提供更多正能量。

  河南焦作高等师范学校教授高闰青博士于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家庭教育》一书中,用了五个章节论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模式与方法,强调指出家庭教育是为孩子打好底色的基础工程。他在总结自己能够从一个农村的女孩子,考进大学,读了硕士与博士,当上大学教授时,认为除了时代的机遇外,主要是因为有着爷爷奶奶和父亲、母亲勤劳正直、低调做人,贤惠善良的精神品德的影响,是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中铸下了自己为国为民、艰苦奋斗的人生观、价值观。

  高闰青教授的这段论述,也使我联想到自己的成长,如果没有那么多长辈的的正直善良和勤劳智慧的身教与言教,没有地方上优秀文化的感召与熏陶,我们又何以能分享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后果又能是什么样?

  认真审视社会上多年来的浮躁风气、功利主义、追逐金钱、追逐特权,拉关系、走后门对更多家长和父母带来的冲击,必将对家庭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家庭的风气和社会的风气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我们治理社会的不良风气需要从家庭做起,但不注重对不良社会风气的治理和防范,家庭教育同样会受到冲击。因此,为了搞好家庭教育,绝不能就家庭教育论家庭教育。

  当今社会上因金钱至上和特权没有得到真正遏制,再加上选官用人靠关系、靠花钱,导致了“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一个好爸爸”的理念,对孩子们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一些关系多,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趾高气扬,一些家庭贫困没有关系的学生垂头丧气。这种情况下,家庭教育必然变向、变质,走向教育目标的反方向。

  现在社会上出现的“学区教育热”,就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社会病态。一些房地产商与一些名牌学校相勾结,进行利益输送和权益交换,导致的结果是富人阶层可以进学区居住,其子女可以进好学校就读。而低收入阶层,包括大量的农民工和由学校毕业的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如果没有啃老的条件,他们的子女就只能在学区之外的差一些学校就读。

  仅此一个事例,如果政府部门看不到此中的腐败,任其“学区”发展和泛滥,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就很难扶正,我们的家庭教育就很难健康发展。

  基于此,我们在大力推进家庭教育之时,为了搞好家庭教育,就必须坚决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泛滥,和加强对不良社会风气的治理。要坚持不忘初心,搞好教育的共享发展,坚决反对腐败和特权,创造出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和风气,为家庭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正能量。

热门推荐

更多 >

专题

更多 >
中小学小学生简历过多的背后,家长也应反思
中小学这两天我的朋友圈被新东方把桌椅都捐
热点要说到奖学金,可不仅仅是能获得金钱
热点寒假放假的时间确定,却没有确定学生
职场大学生若想顺利实现就业,文凭是门槛

精彩图片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