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发布"关于征集职业教育专业领域垂类模型建设项目(第一批)合作学校的通知",正式启动第一批合作学校征集。该项目由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与中兴通讯联合发起,旨在聚焦职业教育“教”与“学”核心环节,在“通信”“智能制造”“计算机”三个专业领域,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完成专业领域垂类模型及其应用体系建设,推动专业领域垂类模型在职业院校的规模化、常态化应用,拓展其赋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能力,推动形成“技术驱动、产教融合、多方联动”的职业教育新生态。

附通知全文:


关于征集职业教育专业领域垂类模型建设

项目(第一批)合作学校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推动职业教育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简称“职教中心”)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兴通讯”)基于公益目的开展战略合作。在中兴通讯支持下,面向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含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简称“高职院校”)征集“职业教育专业领域垂类模型建设项目(第一批)”合作学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聚焦职业教育“教”与“学”核心环节,在“通信”“智能制造”“计算机”三个专业领域,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完成专业领域垂类模型及其应用体系建设,推动专业领域垂类模型在职业院校的规模化、常态化应用,拓展其赋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能力,推动形成“技术驱动、产教融合、多方联动”的职业教育新生态。


二、项目内容

在全国范围内遴选60所左右(每个专业领域20所左右)相关专业建设水平较高、教师队伍优秀的高职院校作为项目合作院校,在职教中心指导下与中兴通讯共同组建专业领域垂类模型语料联盟,商定建设任务。中兴通讯将根据各院校承担的建设任务,为每所项目合作院校提供65万至155万元不等的经费资助。对入选并参与“AI助力智慧校园生态构建”的院校,再额外提供价值500万元的设备资助。具体建设内容如下,其中(一)(二)为必选项,(三)至(六)为可选项(申报书样表见附件1)。

(一)专业领域垂类模型建设(必选)

依托中兴通讯大模型体系,校企共同完成相应专业领域垂类模型的语料库建设、模型训练、微调与测试工作。中兴通讯为每所项目合作院校提供50万元经费支持,主要用于数据采集与数据治理相关工作。

(二)AI赋能课程开发(必选)

支持项目合作院校组建优秀教师团队(一般2—5人/团队),基于相应专业领域的垂类模型,开发AI赋能课程。每所项目合作院校负责开发1门课程(项目总计开发60门左右课程,AI赋能课程开发推荐清单详见附件2)。中兴通讯为每门AI赋能课程开发提供15万元经费支持。

(三)专业领域垂类模型部署与应用(可选)

支持项目合作院校完成专业领域垂类模型的私有化部署,并推动学校相关专业教学、教研、科研、社会服务等应用场景向专业领域垂类模型应用体系迁移。中兴通讯为每所项目合作院校提供50万元经费支持。

(四)智能体开发(可选)

在项目合作院校中择优遴选30个左右具备优秀创意和设计方案的教师团队(一般2—5人/团队),围绕助学、助教、助训、助管、助研、助服等场景,开发适应职业教育智能化转型升级需求的智能体。项目总计开发30个左右智能体,智能体开发推荐清单与要求详见附件3。中兴通讯为每个入选的智能体开发项目提供10万元经费支持。

(五)国际化应用(可选)

在项目合作院校中择优遴选30所左右具有较好国际化基础及合作意愿的院校,在10个左右国家或地区,完成专业领域垂类模型、AI赋能课程及智能体开发的国际化应用实践。中兴通讯为每个入选的国际化应用项目提供30万元经费支持。

(六)AI助力智慧校园生态构建(可选)

在项目合作院校中择优遴选10所左右处于智能化转型关键阶段、具有先行示范潜力的院校,实施AI助力智慧校园生态构建项目。支持院校完善校园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5G校园、全光校园、智算校园等AI智慧校园;探索校企联合建设专业领域垂类模型赋能中心,开展AI通识培训、师生数字素养培训、教师AI教学技能培训,共建数字教学资源、智能体、知识图谱等数字资产。中兴通讯为每个入选该项目的院校提供价值500万元的设备支持(包括但不限于中兴通讯通信网络产品、算力产品、平台等)。


三、项目申报

(一)申报主体与范围

所有项目均以学校为单位统一进行申报。申报院校须参与本通知“二、项目内容”中所列的(一)(二)项内容,并可根据自身发展规划、专业优势和实际条件,自愿选择申报第(三)至(六)项内容中的一项或多项。

(二)申报条件

1. 学校意愿:学校积极拥抱AI+教育变革,能够主动规划并推进AI赋能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模式升级,勇于探索AI+教育场景创新。愿意使用中兴通讯提供的技术、产品及生态资源开展垂类模型建设与应用。

2. 专业基础:申报院校在“通信”“智能制造”“计算机”三大专业领域中的一个或多个领域具有扎实的建设基础,包括完善的专业(群)体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健全的科研与社会服务机制。

3. 产教融合: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经验丰富,已形成较为成熟、有效的合作模式与机制。

4. 教学条件:能够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软硬件条件、教学实训场地及基础设施保障,确保专业领域垂类模型能够实现常态化、规模化应用。

5. 国际化基础(适用于申报本通知“二、项目内容”中的五):在教育国际化方面有一定基础,如已与海外院校开展合作办学、具备海外办学经验者优先。

6. 数字化基础(适用于申报本通知“二、项目内容”中的六):学校处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具备一定的智慧校园建设基础。

7. 保障机制:学校能够为项目实施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包括组建专门的项目团队、提供必要的配套经费或资源等。

8. 社会影响力:学校发展规划与区域产业发展布局紧密契合,在区域内具有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能够成为项目成果宣传推广的良好平台。

(三)申报要求

1. 统一申报:申报院校须先登录项目管理系统(https://www.cvae.com.cn/)注册学校总账号,经审核通过后,根据所申报的具体项目创建子账号并组织填写,最终通过学校总账号统一提交所有申报材料。申报书样表仅供参考,具体申报内容与格式以项目管理系统为准。

2. 专业领域选择与排序:申报院校可根据自身优势,选择“通信”“智能制造”“计算机”三个专业领域中的一个或多个领域。若申报超过一个专业领域,必须在项目管理系统中按照校内推荐的优先级排序。

3. 材料真实性:申报院校须对所提交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确保所有信息真实可靠、数据准确完整。

4. 签订合作协议:遴选结果确定后,入选院校需与中兴通讯签订合作协议,详细约定合作内容(包含但不限于本通知确定的内容)、实施计划、经费使用、知识产权、双方权利与义务等具体事项。

(四)申报时间

项目申报时间为2025年5月14日至6月30日。逾期不再受理。


四、项目组织与管理

本项目由职教中心与中兴通讯共同组织实施,周期两年。双方共同组建项目工作组负责日常协调、服务支持与管理,设立专家组对项目技术路线、数据安全、算力协同等提供专业指导、过程把关与验收评价。项目期满后,将依据既定目标和验收标准,对各项目合作院校承担的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与实际成效进行考核验收。验收通过的,由职教中心与中兴通讯联合颁发结项证明。逾期未达验收要求的,不予以结项。


五、联系方式

职教中心:殷老师 010-58556742

中兴通讯:余老师 19031063019,李老师 15365092402,唐老师 18601315826

项目管理系统技术支持:史老师 15011411211


附件:1. 职业教育专业领域垂类模型建设项目(第一批)申报书(样表).docx

2. AI赋能课程开发推荐清单.docx

3. 智能体开发推荐清单与要求.docx

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

2025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