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妇儿工委办公室会同36家相关责任部门梳理形成了《〈北京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3年工作台账》,按照“五个友好”细化分解形成137项年度具体工作目标。
其中“政策友好”14项。比如在推进儿童协商议事、提升儿童参与上,积极开展“街巷小管家”“模拟政协提案”等活动,引导儿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社会公共事务;在聚合多元力量服务首都儿童上,积极推动巾帼志愿“阳光站”、未成年人保护站建设,推动一老一小志愿服务和专业服务发展。
“服务友好”42项。比如在优化普惠托育供给上,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试点示范,拟创建55家托育示范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到3岁幼儿;在持续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上,拟在西城、房山、顺义、密云等区推进一批中小学建设项目,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在提升儿童看病就医服务水平和便利性上,持续推进第六批紧密型儿科医联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建设,着力扩大母婴友好医院、儿童健康友好社区建设范围;在儿童公共文体供给上,组织开展2023年北京市红领巾读书、2023年“美育芳草”青少年艺术节、首都图书馆到馆阅读等一系列品牌活动,北京全市范围内布局建设足球、篮球等一批体育健身活动场所,举办一系列多样化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
“权利友好”15项。比如在困境儿童关爱保障上,建立困境儿童信息台账,持续开展困境儿童家庭巡视探访、“福彩圆梦”助学工程等工作,并加大对困难家庭的重病、残疾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力度;在提升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上,持续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兜底保障制度,加大0到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力度,提升服务精神障碍儿童的能力和水平。
“空间友好”26项。比如在加强城市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上,将在北京全市范围内推进建设一批全龄友好型公园、口袋公园、休闲公园、城市森林、小微绿地及体育公园内儿童活动场地,并在全市自然保护地内拟建多处自然教育设施、场地,推动绿隔公园适儿化空间改造,完善儿童安全娱乐设施和标识标牌系统;在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上,充分激发妇女之家、儿童之家、家长学校等阵地活力,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在改善儿童安全出行上,重点围绕校园周边,普遍设置人行过街设施,完善人行横道标线和人行横道提示标志,并推动打造一批示范安心通学路。
“环境友好”40项。比如在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上,持续推进“全程超前伴随式”家长培训工作体系建设,推广全国法院首个家庭教育指导线上平台;在构筑安心成长的校园环境上,开展2023年“护校安园”、校园周边交通安全设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等专项行动,做好校园周边社会面治安秩序和清洁整治工作;在营造阳光安全的社会环境上,高压严打儿童拐卖等犯罪,持续推进校园欺凌防治工作;在净化网络环境上,积极开展网络环境整治及网络举报宣传系列活动,营造风朗气清的网络环境。
“下一步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落实落细工作台账各项任务,持续推进北京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为孩子们撑起更加多彩的美好童年。”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不久前,北京市23部门联合出台《北京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在3到5个区开展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到2030年北京市全面建成儿童友好城市”的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