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夏理工学院筑梦支教团的志愿者走进石嘴山市建设社区、东方社区、星光村与隆湖六站小学,通过独创的“COVF四维驱动模型”开展系列趣味英语支教活动,以创新教学模式点燃乡村儿童英语学习热情,构建起“教学相长、双向赋能”的教育生态圈。
支教团以“核心”为底层逻辑,首创“双线融合课堂”与“创新教具系统”。线上,外教口语示范课与《哪吒说英语》突破地域限制;线下,方言英语对照图、零道具游戏包、手绘教具箱等工具将课堂变为“英语游乐场”。
“我们用‘方言谐音梗’帮助孩子记单词,比如‘apple’谐音‘阿婆乐’,孩子们边笑边学,效果显著。”志愿者谢桢桢介绍。针对不同年级的分级课程设计——低年级唱跳英文歌谣、高年级演绎红色短剧,更让学习精准匹配学生需求。
在“输出”层,支教团构建“双螺旋成果体系”。学生们通过趣配音、拼词大赛等5E活动积累“英语能力护照”徽章,志愿者则在实战中提升教学能力,并通过“高校+基地双师+外教顾问”的人才链获得专业指导。“看到孩子们从害羞到自信地用英语表演,我真正理解了教育的力量。”志愿者潘纯洁感慨道。
依托“反馈(Feedback)”机制,支教团将课堂主动权交还学生。每节课后,孩子们用情绪贴纸在雷达图上标记“趣味度”“参与度”;每月“方言英语创意工坊”中,学生自创的方言联想词经投票制成教学扑克牌,成为课堂新宠。
自活动启动以来,筑梦支教团坚持每日开展支教,累计服务超千课时。团队计划将COVF模式推广至更多乡村学校,并开发“方言英语数字资源库”,用科技助力教育公平。“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值得一场快乐的学习冒险。”项目发起人孟忠宁表示。
从双线课堂到方言教具,从能力护照到技能树,宁夏理工学院筑梦支教团以COVF四维模型打破传统支教边界,为乡村英语教育注入活力。这场“教”与“学”的双向奔赴,正悄然播撒下热爱与创新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