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梨花飘雪、海棠铺绣、雨润如酥的大好时节,让我们通过红领巾讲解员王楚涵的讲解了解清明节气的历史渊源、习俗及诗词文化,共同感受节气背后的故事。
.
讲解员:王楚涵
艺术指导:刘海洁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清明是一个诗意而又深情的节气。此时,天空仿佛被薄纱轻覆,细密的春雨如丝般飘落,纷纷扬扬,似在倾诉着无尽的思念。它洗净了冬日的残尘,润泽着大地,唤醒了沉睡的万物。草木愈发葱茏,桃花灼灼,柳丝袅袅,大自然呈现出一派蓬勃的生机。
清明,亦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习俗。人们怀着崇敬与怀念,踏上祭扫之路,为逝去的亲人献上鲜花,清扫墓碑。那袅袅升起的青烟,寄托着我们对先人的追思。在这慎终追远的时刻,我们铭记着先辈们的教诲与恩泽。
同时,清明也是踏青赏春的好时光。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好时节。古诗中说:“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描述的就是踏青春游的民俗风情,也是清明时节人们亲近和享受大自然之美的生动写照。享受春光、愉悦身心、理解生命,清明节成为一个承载着生命之悟和欣赏生命之欢的节日。
清明,它是追思过往的深情缅怀,也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的蓬勃希望。在这细雨纷飞的时节,我们传承着先辈手中的精神,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勇敢地踏上新的征程。愿爱与温暖,如同这春日的繁花。愿我们的生活,在追思与希望的交融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