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之声   更全更新信息实报!
高校

新职故事之张国佗:从门窗匠到金牌选手的淬炼之路

来源:中国教育之声     作者:玟璇     发布时间:2025-10-11     

本网讯 为了充分展现上下联动,横向衔接、全员参与的生动局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围绕“新时代、新理想、新格局、新职院”主题开展“新职故事我来讲”征集展示活动。特开设【新职故事我来讲】专栏,通过采访优秀师生,进一步挖掘学校全体师生身上蕴含的优秀品质,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正能量,激发广大师生爱校热情,全面展现学校教职工在学生思想引领、学业发展、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关怀、指导和帮助。

2025年9月23日晚,郑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闭幕式现场。当“智能制造工程技术(国赛精选)赛项金牌——河南代表团,张国佗”的宣布声响起,这位年轻的小伙子与身旁的指导老师贾艳瑞紧紧相拥,泪水夺眶而出。

他的双手曾终日与金属门窗为伴,如今却能精准编程控制工业机器人;他曾因“不想一眼望到头”而迷茫,此刻却在全国最高领奖台上熠熠生辉。这一刻,所有深夜的灯光、山间的彷徨、指尖的伤痕,都凝聚成了胸前金牌那沉甸甸的重量。新乡职业技术学院选手张国佗,用不懈奋斗完成了从工匠到金牌选手的蜕变,成为无数职校学子心中的“灯塔”。 

金属碎屑中的十七岁:一道伤疤与一个决定

盛夏,河南新乡的村庄笼罩在热浪中。17岁的张国佗蹲在厂房里,额角的汗水滴在铝合金窗框上,瞬间蒸发。他熟练地握着角磨机,火花四溅。“滋——”一声刺响,锋利的金属边角划破了他的食指,血珠迅速渗出,在沾满油污的手套上晕开一朵暗红。

“疼吗?现在早没感觉了。”如今回忆起初三辍学后的这段日子,张国佗摩挲着食指上的疤痕笑了笑。那时他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门窗师傅,月入五千,年底把钱全部打给父亲时,“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转折发生在一个黄昏。他正在给邻居家安装阳台窗,夕阳透过刚装好的玻璃,在地面投下整齐的光斑。“我突然想,要是以后没人盖房子了,我这门手艺还有什么用?”这个念头让他手抖了一下,螺丝刀差点脱落。那一刻,这个少年第一次看见了人生的“尽头”——重复的敲打声、飞溅的火花、永远洗不净的指甲缝里的金属屑。

实训基地的深夜:一盏台灯与一场蜕变

“我比同学大,经历更坎坷,必须做点厉害的事。”入学第一天,张国佗就憋着一股劲儿。从第三梯队到第一梯队,他经历了学校严格的层层考核。数控实训基地墙上“精益求精”的红色标语,见证了这个曾经握角磨机的手如何变得能够精准操控数控铣床。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前夕,团队决定转型攻坚智能制造工程技术赛项——这意味着他要放弃深耕多年的数控铣,从零开始。

“就像让一个木匠突然去写代码。”面对全新的工业机器人编程,张国佗一度陷入迷茫。最艰难的那个四月深夜,他困得眼皮打架,对还在调试代码的指导教练贾艳瑞老师说:“我撑不住了,先去睡会。”凌晨三点醒来,发现贾老师仍坐在电脑前,台灯下的侧影在墙上拉得很长。

“老师,您又不参赛...”

“你比赛,就是我的比赛。”贾老师回头笑了笑,继续埋首代码。那一刻,贾老师无言的身教胜过千言万语。张国佗内心深受触动,对“心灵共通体”有了真切的感悟。这样的引导,让他抛却了浮躁,沉心静气地迎向挑战。

金牌背后的淬炼:一座奖杯与一种传承

本届大赛共吸引全国3420名选手参赛,竞争异常激烈。在智能制造工程技术赛项中,张国佗需要面对方案制定、设备驾驭、突发情况处理等多重考验。

“比赛不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备赛期间,他的体重掉了八斤,眼镜度数涨了100度。情绪最低落时,贾老师带着几近抑郁的国佗走进了太行山。深山里,野花在寂静中绚烂,即使无人驻足,也阻挡不了它们绽放的本心。那一刻,国佗豁然开朗——他愿如这山花,不为外界目光所困,只为生命的本心而活。尽情开过,便无遗憾。从此,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这种“同甘共苦、荣辱与共”的带训理念,让张国佗在一年集训期间,即使面对头发大把脱落的压力也从未放弃。他随身携带的训练本上密密麻麻记满问题,U盘里存着200多个调试方案。

当金牌挂上脖颈的那一刻,张国佗想起了17岁那个在厂房里组装门窗的少年。“从金属碎屑到智能代码,我用了九年时间完成这场蜕变。”

新征程的起点:一块金牌与万千梦想

金牌的光芒尚未褪去,但张国佗的生活已回归熟悉的节奏。如今,在数控技术学院的实训基地里,人们经常能看到国佗的身影——

“国佗,编程逻辑总卡壳怎么办?”

“国佗哥,比赛时手抖紧张怎么克服?”

面对这些与自己当年如出一辙的困惑,张国佗总会伸出那个带有疤痕的食指,坦然分享自己的经历。“看这道疤,它见证了我从装门窗到控制机器人的路。你们的基础比我当年好太多,只要方法对,一定能行。” 这种传承,在学校已成为一种宝贵的传统。

“张国佗的事迹让我们真切地看到,榜样就在身边,技能成才这条路真的走得通。”一位大二学生感慨道。而学校此次在大赛中5个赛项全部获奖的辉煌战绩,也正是这种“传帮带”良性生态结出的硕果,有力地诠释了“技能新职”的品牌内涵。

面对未来,刚刚站上全国之巅的张国佗有了新的目标:“我希望把从贾老师那里学到的‘心灵共通体’理念传递下去,帮助更多迷惘的技能学子在中国智造的时代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

从门窗匠到全国冠军,张国佗的华丽蜕变正在证明:技能不仅能够改变个人的命运,这份力量更能在同辈之间相互传递,点燃更多人的梦想。(新乡职业技术学院供稿)


热门推荐

更多 >
  • 新职故事之张国佗:从门窗匠到金牌选手

    本网讯 为了充分展现上下联动,横向衔接、全员参与的生动局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围绕“新时代、新理想、新格局、新职院”主题开展“新职故事我来讲”征集展示活动。特开设【新职故事我来讲】专栏,通过采访优秀师生,进一步挖掘学校全体师生身上蕴含的优秀品质,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正能量,激发广大师生爱校热情,全面展...

  • 新职故事之张金坡:在0.01毫米间雕

    本网讯 为了充分展现上下联动,横向衔接、全员参与的生动局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围绕“新时代、新理想、新格局、新职院”主题开展“新职故事我来讲”征集展示活动。特开设【新职故事我来讲】专栏,通过采访优秀师生,进一步挖掘学校全体师生身上蕴含的优秀品质,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正能量,激发广大师生爱校热情,全面展...

  • 新职故事之王旭:18个月破茧路——从

    本网讯 2025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领奖台上,新乡职业技术学院23级物联网专业学生王旭胸前的铜牌泛着光。灯光下,他眼眶微红——18个月前,这个站在国赛舞台的技能强者,还因高考失利陷在“未来碎成散沙”的迷茫里。  高考折戟:于职校赛道重拾初心微光 2023年高考放榜日,王旭盯着...

  • 青春力量赋能“黄金通道”:云南大学“

      青春力量赋能“黄金通道”:云南大学“泛亚铁路”调研组探寻中老铁路发展脉搏   盛夏时节,云南大学三下乡项目《中老铁路沿线供应链和产业链固链稳链强链的路径和对策研究》“泛亚铁路”团队深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磨憨县,进行校级项目调研。这支以唐佳怡同学为队长的青年团队,将课堂所学知识融入一线实践,...

  • 汝职:一场非凡的茶话会

    本网讯 10月1日晚,汝州职业技术学院在综合楼三楼会议室举办“情暖双节 心系学子”师生茶话会,校党委书记翟会杰和100余名留校学生坐在一起,分月饼、聊家常,问需求、解难题,现场气氛温馨融洽。翟会杰首先祝愿同学们中秋国庆双节快乐,亲切询问大家都来自哪个省份、留校的原因以及假期的安排。“餐厅的饭还吃得...

专题

更多 >
  • 河南职院在第三届国赛职业技能大赛中喜

      本网讯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在郑州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落幕。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创意与设计学院学生湛魏莱凭借扎实过硬的技术功底和沉着冷静的临场表现,在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勇夺世赛选拔项目数字交互媒体设计赛项国赛银奖。   该赛项是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新增选拔项目,以世赛职业标...

  • 汝州职院赴焦村镇李楼村开展走访慰问活

    本网讯 秋意渐浓,情暖人心。9月29日,在双节即将来临之际,汝州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平顶山市委组织部号召,由校党委书记翟会杰,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延宾,党委副书记裴亚正带队,党政办公室等相关处室负责人组成慰问组,深入焦村镇李楼村开展“迎双节、送关爱”走访慰问活动,把组织的关怀送到乡村振兴第一线。慰问...

热点守护青春不停步!2025 紫竹青春健
热点河南医专:举办迎国庆教职工合唱比赛
高校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职教出海”案例
高校河南测绘职业学院成功举办2025年思
职场英特尔联动「扣子 AI 工坊」启动高

精彩图片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