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之声   更全更新信息实报!
培训辅导

混合气体 “辨真凶”,动态预警 “护平安”——河南职院睿感智能团队守护化工安全新防线

来源:中国教育之声     作者:玟璇     发布时间:2025-08-19     

本网讯 在化工生产的核心环节,反应釜内的温度、压力、气体成分与浓度被视作引发爆炸事故的“四大杀手”。长期以来,依赖人工巡检与基础仪表的传统监测模式,难以破解混合气体检测精度不足、风险预警滞后等行业难题。近日,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成功推出化工反应釜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多传感器融合与算法创新,为化工安全生产装上“智慧安全阀”。

直面行业痛点:从“盲人摸象”到“明察秋毫”

“化工釜就像一个密闭的‘反应炸弹’,哪怕0.1%的气体浓度偏差,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团队负责人韦锦瑜介绍,传统检测方式依赖人工巡检,存在监测盲区,单一仪表仅能捕捉局部参数,面对氢气、硫化氢等多种气体混合的复杂环境,常常出现“误报频频、漏报致命”的困境。“必须让反应釜学会‘说话’,主动报告潜在风险。”带着这一信念,来自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应用化学等专业的学生组成攻坚小组,在刘拥军博士工作室项目化教学下,开启了为期两年的技术突围。

技术破壁:千次实验炼就“火眼金睛”

破解混合气体检测难题,成为团队面临的第一道关卡。研发初期,6种目标气体的交叉干扰让检测数据反复“跳票”。团队创新设计出“传感器阵列+智能算法”的解决方案,在硬件层面,通过高密度电路板构建“气体检测矩阵”,同步捕捉不同浓度信号,开展千余次模拟实验,结合智能算法,精准剥离气体交叉干扰,最终实现95%以上的混合气体识别准确率。

智能预警:动态阈值织密安全防线

“检测只是基础,关键是让风险看得见、早处置。”团队核心成员孙嵩斐表示,系统的另一大突破在于多模态融合思路,团队通过构建化学物质特性数据库并结合实时监测的成分、压力、浓度数据,通过云计算生成动态预警曲线,并建立分级预警机制,漏报率低至1.7%。

两年攻坚:迭代创新铸就安全利器

团队经历两年时间,无数个日夜,方案设计、硬件电路、编写程序、整机调试……在历经数次迭代后,团队终于成功研发出了RG31化工反应釜智能检测仪,“它能够检测6种气体的浓度,气体检测精度高达95%以上”项目负责人韦锦瑜说。团队同步开发的移动端APP,可实现数据实时推送、历史曲线查询等功能,实现实时智能预警,提升智能化水平。

回溯整个研发征程,从最初深入市场调研、精准剖析行业痛点,到技术攻坚时的方案打磨、产品落地阶段的反复调试,每个环节都如同精密齿轮般咬合运转,离不开成员间的无缝配合。正如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的青年创客们始终秉持的 “工匠精神”,项目团队将以更高标准持续迭代产品性能,用精益求精的技术创新筑牢化工生产的安全防线。(马青松)


热门推荐

更多 >
  • 混合气体 “辨真凶”,动态预警 “护

    本网讯 在化工生产的核心环节,反应釜内的温度、压力、气体成分与浓度被视作引发爆炸事故的“四大杀手”。长期以来,依赖人工巡检与基础仪表的传统监测模式,难以破解混合气体检测精度不足、风险预警滞后等行业难题。近日,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成功推出化工反应釜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多传感器融合与...

  • 河南职院师生携手研发农机抑尘装备助力

    本网讯 小麦联合收获机作业时的扬尘污染,是长期困扰农业生产的“顽疾”。这些弥漫在田间的秸秆粉尘不仅严重威胁农机手呼吸系统健康,导致长时间作业后“满脸尘垢”,更会遮挡操作视线造成漏割,使每亩小麦损失约0.48公斤;同时,粉尘还会干扰农机视觉识别系统和高灵敏度传感器,制约精准作业技术升级。 图1 机...

  •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刘青枫团队锚杆技

    本网讯 2025年,中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刘青枫团队获得了金奖。 刘青枫,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学生,他带领消防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的10余名学生组成“刚柔相济”锚杆技术创新团队,依托学院平顶山市新型建筑材料与加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开启了新型让压锚杆的研创之旅,实现了“以...

  • 郑州电专零零柒项目团队斩省赛一等奖挺

    本网讯 7月26日-28日,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河南赛区决赛按期举行。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力零零柒团队聚焦电力行业难题,依托学校重点实验室,历经上千次的产品迭代测试,最终研制出解决企业难题的产品。项目经过多轮展示,终以优异成绩晋级全国总决赛,尽显电力学子青春风采。 “雄关漫道真如...

  • 从年轻到卓越——港城大跻身软科百强

    香港城市大学于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列全港第二香港唯二大学跻身全球百大香港城市大学(港城大)于国际权威排名中再创历史性突破。在2025年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中,港城大首次跻身全球百大,位列第99位,并在全港排名第二,成为自2003年该排名创立以来,香港仅有的两所进入全球百大的高校之一。...

专题

更多 >
  • 郑州电专:“电缆哨兵”电力零零柒团队

    本网讯 一群平均年龄不到21岁的年轻人,用两年时间攻克了困扰电力行业数十年的地下电缆精准监测难题,让城市电网有了全天候的“神经感知系统”。2025年初夏时节,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训练中心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电力零零柒团队的十名成员围在一台造型精巧的装置前,屏息凝视着显示屏上的数据流。当“故障定位精度...

  • SFT探知未来科普创新大赛:点燃创意

      7月31日,Solve for Tomorrow探知未来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简称SFT科普创新大赛)在安徽合肥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在“人机协作”、“科技改变生活”和“未来太空车”三大命题单元中,最终评选出特等奖16组、一等奖47组、二等奖77组、三等奖130组,展现了青...

高校港城大科研团队再创佳绩 全球舞台展现
中小学读行九万里:毕淑敏60堂环球读写课
职场三星SFT科普创新大赛见证梦想传递
高校香港城市大学科研实力获权威认可 四位
热点三星SFT科普创新大赛见证梦想传递

精彩图片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