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浙江省玉环市实验高级中学骨干教师综合素养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广西桂林开班。12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梧州高中”)副校长刘北文以《基于积极心理学高中主题班会课整体设计的创新实践》为题,向全体学员分享了梧州高中“立心赋能”主题班会课程的时代背景、实践模式、运转机制和育人价值。
这一幕并非偶然,而是梧州高中在基础教育领域传播先进育人理念的最新缩影。
早在2024年,刘北文就已跨过琼州海峡,在海南省骨干教师培训班上率先播下这一育人成果的种子。
(图:梧州高中教师在“国培计划”2024年海南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分享基于积极心理学开发主题班会课的设计标准)
近年来,梧州高中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核心观点,创新提出“立心赋能”的育人理念,通过心育与德育深度融合,构建“课堂+项目+活动”的班会课程矩阵,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育人新模式。其成果不仅惠及本校学子,更通过百余场讲学辐射八桂大地,并逐渐推广到海南、浙江等地,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典型实践案例。
这是一条长达十年的探索实践之路。
一、传统班会的现实困境
2014年,梧州高中开启班会课转型实践。究其原因,是此前的班会课缺乏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多由班主任根据个人经验自主备课、独立实施。彼时,大部分班会课以“说教”为主,重在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认识新事物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班会课越来越缺乏吸引力。2014年的教学监测数据发现,学生对班会课的满意度只有40%。此外,随着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步凸显,“说教式”班会课的育人成效也开始下降。因此,探索并建立一种符合新时代学生身心特点的主题班会模式,已迫在眉睫。
二、矩阵班会课的进阶突破
2015年开始,梧州高中依托市级教育科研课题《梧州高级中学微型主题班会的规划和实践》,研究高中主题班会课的三年整体规划。
2018年,梧州高中获评为广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借此契机,学校基于积极心理学的PERMA模型和核心观点,提炼出“品格优势、阳光心态、远大志向、感恩前行”四个育人维度,并开展将心理学融入班会课的探索。
2019年开始,梧州高中的学生发展中心、心理健康教师及班主任代表联合制定了高中三年班会课的教学大纲、设计标准、评价方案,并由班主任及心理课教师分类具体实施,由学生发展中心与心理课教师追踪评价。在实践过程中,学校逐步建立“3+2”的课程设计标准,并开发了“课堂+项目+活动”三大类型的主题班会,汇聚成优质班会资源库,累计产出《青春不emo》《转换青春的情绪》《向日葵花向阳开》等100余项原创精品课例,一批典型班会课例获自治区级奖励。
(图:协同开发班会课程的融合方式)
截至2022年,梧州高中经过三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高一筑梦→高二逐梦→高三圆梦”的课程矩阵(56课时)。2024年的监测数据显示,学生对班会课的满意度高达85%。在此阶段,课程的实施成功助推学生荣获了各类荣誉及奖励,学生抑郁、焦虑等现象得到了明显缓解,心理健康监测水平也远优于全国均分。
(图:梧州高中“立心赋能”班会课场景)
三、跨越山海,梧州范式推广
2024年的金秋九月,在桂西北边陲的南丹县月里中学,一节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课正在火热进行。这节题为《简单与不简单》的主题班会课,授课教师还是刘北文。这次,他跨越八桂东西地理距离,将梧州高中“立心赋能”班会课的典型课例带到了南丹县的乡村课堂。这场跨越广西从东边到西边的“教育约会”,缘起于2021年。这5年来,梧州高中不断向月里中学输送帮扶资源,助力月里中学的课程创新,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励志主题班会等育人课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近年来,该校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质量连年提升。
(图:梧州高中教师到乡村学校开展送教帮扶)
2021年以来,梧州高中的团队成员对外讲学已超100场次。传播基于积极心理学整体开发主题班会课的先进理念,梧州高中在校外推广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梧州高中的“双课”融合赋能,为新时代育人改革注入活力,从“立心赋能”育人理念创新到“双课融合”机制突破,梧州高中用十年探索证明:唯有打破学科壁垒、强化协同育人,才能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近年来,梧州高中获评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自治区德育示范校等30余项荣誉,其实践经验也被央广网、广西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
十年躬耕,终成硕果。梧州高中以积极心理学为钥,打开班会课革新的“活”泉,让“立心赋能”从理念照进现实,从课堂走向远方。如今,这份“梧州范式”已跨越山海,在八桂、海南、浙江等地生根发芽,为万千学子播撒阳光与力量。未来,梧州高中将继续秉持“打破学科壁垒、强化协同育人”的初心,让更多孩子在心灵沃土上拔节生长,让教育的光芒照亮每一个青春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