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徐卫平教授莅临漯河郾城中学开展专题讲座
8月26日上午,一场以“重构教学逻辑,实施教学评一体化”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在漯河市郾城中学四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讲座邀请郑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徐卫平教授,聚焦课堂教学的核心要素与内在联系,系统解析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路径,为全体教师带来了一场教育理念与课堂实践的深度碰撞。

徐教授从“教学六要素”入手,深入剖析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活动、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的内涵与理论基础。强调教学目标应如“北斗星”,引领教学方向;教学内容作为“营养基”,支撑素养生长;教学任务是“发动机”,驱动学生思维;教学活动如“脚手架”,助力素养落地;教学模式体现教师理念,影响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评价则是“校准仪”,确保教学不偏离轨道。六要素相互关联、动态协同,形成一个以目标为核心、评价为纽带的闭环系统,共同推动课程标准在课堂中的有效落实。徐教授强调,教学一定要有模式,但教学一定不能模式化,学校要运用三个量表——“课堂教学观察量表”、“学生课堂学习表现量表”和“过程性量表”促进教学生态的良性循环。

讲座过程中,在场教师全神贯注,认真记录,积极思考。多位教师在会后表示,此次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指导意义”,尤其对“教学六要素”的辩证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中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有了新的思路。

讲座结束后,郾城中学校长王晓涛发表了总结讲话。他结合徐教授的讲座内容,指出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误区:“我们常常为了赶进度、抓考点,忽略了教学的本质是育人。就像徐教授举的例子,春节包饺子,团圆才是目的,而不是饺子包得有多好。教学也是如此,不能因为学生一时不会就批评指责,忘记了课堂中的情感渗透和育人初心。”王校长还指出,长期以来很多教师“教教材”而非“用教材教”,陷入“课时+知识点”的机械模式,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他强调:“我们要不断学习,回归教育本心。
徐教授的讲座,不仅是一次业务培训,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灵魂的唤醒。未来,学校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周德亮 王姗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