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民族团结教育,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在童心沃土中扎根生长,我园以尖扎地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统射箭技艺与达顿宴习俗为文化纽带,精心策划了一场沉浸式非遗文化体验活动“民族团结射箭赛暨达顿宴”。活动旨在通过“童趣化”“体验式”创新实践,构建各民族幼儿文化交融的成长空间,在趣味运动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新时代民族团结的“小石榴籽”。
【非遗启幕:华服映童颜 童声话团结】
2025年4月21日晨光熹微,活动现场如一幅流动的民族风情画卷:藏族、回族、土族等各民族幼儿身着绚丽民族服饰,或头戴银饰、或身披刺绣,以童真之姿演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图景。陈玉萍园长在致辞中深情寄语:“孩子们,你们手中的小弓箭不仅能射中靶心,更要射向团结的靶标;围坐的达顿宴不仅品尝美食,更要品尝友情的甘甜。”
【非遗传承:弦动童心 箭载文化】
在专业教练端端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手持特制安全弓箭,分组开展“神箭小勇士”趣味射箭赛。从拉弓瞄准的专注神情,到箭矢离弦的飒爽英姿,传统技艺在童真演绎中焕发新生。赛后,园长妈妈为“最佳神箭手”“团结协作之星”等获奖者颁发荣誉奖牌,并为每位参与者佩戴“民族团结徽章”——一枚以石榴为造型的徽章,象征“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非遗盛宴:宴中话情谊 舌尖品传承】
活动尾声,小小非遗传承者们齐聚“达顿宴”文化盛宴。在幼儿园教师与厨师团队精心烹制的酥油茶、糌粑、手抓羊肉等特色美食中,孩子们围坐共飨,用稚嫩的童声交流:“这个糌粑和我家奶奶做的一样香!”“我教你用藏语说‘扎西德勒’吧!”欢声笑语中,非遗文化化作可触可感的温暖记忆。
【采访实录:童言童语话非遗】
采访(拉龙端智老师):作为非遗传承教师,您认为如何让传统文化在幼儿心中“活起来”?拉龙端智老师亲切的回答说:“我教孩子们射箭时,会结合藏族谚语“射箭需心聚一力”,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理解“团结”的深层含义。未来计划开发‘非遗童谣’课程,让孩子们用童谣传唱文化故事。”
采访(幼儿代表尕桑措):小神箭手,你今天和哪个民族的小朋友比赛了?尕桑措说:“我今天和回族的马小虎比赛!他教我射箭时喊‘一二三,放!’,我教他用藏语数箭靶环数‘(一、二、三)!”
戴上“民族团结徽章”时,你觉得自己像不像文化小使者?尕桑措高兴的回答:“像!回家我要告诉奶奶,这个徽章是‘团结的味道’,比糌粑还甜!”
【非遗新篇:童心向未来 团结花常开】
本次活动以非遗文化为桥梁,在幼儿心中播撒下民族团结的种子,让传统文化在童趣体验中生根发芽。未来,我园将持续探索“非遗+童趣”创新模式,通过“小小非遗传承人”评选、非遗文化亲子工作坊等活动,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童心沃土绚丽绽放,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持久生命力。